教育史上的今天5月28日

2008年5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刚果(布)高教部长奥塞比一行。

△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织实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教育部承担了20万名农民的培训任务,实施地区为广西、四川、云南、陕西4省区和河北3个定点扶贫县。截至2008年3月底,已完成20万名农民的培训任务,转移就业17.7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8.5%。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地震灾区中等职业学校复学复课、就业援助和招生工作的通知》。

2008年5月28日—30日教育部部长周济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赴四川指导教育系统抗震救灾。

2007年5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中泰两国合作文件签字仪式,与泰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中泰两国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了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会议并讲话。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2007年5月28日―30日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赴四川检查高考准备工作。

2007年5月28日―31日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赴辽宁检查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并对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内地“西藏班”办学情况进行调研。其间,赵沁平先后听取了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政府、营口市政府负责同志的有关工作汇报,考察了沈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营口市高考指挥系统、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考场、营口市第四高级中学“西藏班”、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就有关工作分别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副省长卢昕交换了意见。

2006年5月28日~30日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赴上海,就教育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和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了上海市科教党委的工作汇报。

2005年5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时讲话指出,教育部门要确保民族地区按时实现“两基”目标。

2004年5月28日~6月1日教育部在兰州召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工作。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指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200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发出《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通知》。

2002年5月28日教育部、卫生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2001年5月28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出《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

1996年5月28日全国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积极发展、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健康发展。6月14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王明达的讲话。

1995年5月28日复旦大学庆祝建校90周年。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

1994年5月2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报》第5期转载1993年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保护办法》。

1994年5月28日一6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湖北考察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并与在汉的27所高等院校负责人进行座谈。

1993年5月28日国家教委发出通知,印发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六类岗位规范(试行)。

1991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学生体育协会首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大学生体协主席何东昌,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学生体协主席邹时炎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1年5月28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做好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评奖工作的通知》。

1990年5月28日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主持召开了国务院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检查了1990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分配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了分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继续抓紧做好下阶段的分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标准对数视力表〉几点意见的通知》。

1990年5月28日~30日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经过北京等一些省、市的试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试点工作1990年内将在全国进一步推开,为完成对所有中小学校长轮训一遍的任务打好基础。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到会听取了各地的汇报,并就培训的有关问题讲了话。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