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4月30日

2008年4月30日教育部发出2007—2008学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与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2007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在京举行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申请的日本对华文化无偿援助政府换文签字仪式。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宫本雄二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字。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全保密和考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4月30日教育部、团中央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等有关问题核查情况的通报》。

2005年4月30日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教育系统有200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当选。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2004年4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

2002年4月30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教育战线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如何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进行了部署。同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并讲话。

△公安部、教育部、国家安全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保密局在北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国务委员罗干发表讲话,公安部部长贾春旺作了工作部署。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100周年校庆。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两所高校举行以“喜迎百年校庆,加快高教发展”为主题的庆祝大会。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出席大会并讲话。

△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示范性软件学院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考察中国科技馆时,要求教育部门、学校组织广大学生有组织地到科技馆了解、学习、认识科学技术,传播科学精神,掌握科技知识,长大以后创造出更多科技成果为祖国服务。

1998年4月30日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4所高校合并组建的新浙江大学筹建大会在杭州举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分别在会上讲话。新组建的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共管。

1996年4月30日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会见全体代表,并发表讲话。会上,百名优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发出了倡议。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与全国希望工程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指出希望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1995年4月30日李岚清副总理与来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座谈。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敬意,并希望他们再接再励,肩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1995年“五一”,全国共表彰287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教育系统185人,占6.43%。

1991年4月30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全国50名教育工作者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4月30日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授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祝贺。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宣布魏书生等10位同志为全国劳动模范。魏书生是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教师,他全身心地致力于教育改革,首创“六步教学法”,结合教改实践,写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探》等重要论文。

1985年4月30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115位教育工作者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其中30名优秀教师作为代表在会上领奖。

1985年4月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部分师资力量较强、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安排接受一批国内访问学者(首批45所),举办一批讲师以上教师研讨班(首批41所)。

1985年4月教育部发文,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增招本科生。

1985年4月为贯彻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座谈会精神,教育部召开6门法律专业(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婚姻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基础课教学大纲审 稿会。

1985年4月教育部委托农牧渔业部,先后在浙江省、北京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省南京市等地召开了6次修订高等农科本科专业目录专家讨论会。

198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第4次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部(40个)和夜大学(75所)名单。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