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1936年 » 6月18日 » 大事记

1936年6月18日 (丙子年四月廿九)

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 07-12-30

    在82年前的今天,1936年6月18日 (农历四月廿九),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

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lsjt.org)

马克西姆·高尔基

    1936年6月18日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马克西姆·高尔基逝世。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希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距今150年)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今高尔基城)的一个木匠家庭。童年时的高尔基只读过两年书,10岁时便被迫自谋生计。他先后当过轮船杂役、饭店跑堂、面包师、码头工人、更夫、铁路搬运工和司磅员等。这期间,他靠自学读了许多书。

    1889年,高尔基在下诺夫哥罗德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189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便开始用“马克西姆一高尔基”这一笔名(“高尔基”意为“痛苦的”)。

    1901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诗篇《海燕之歌》,诗中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把无产阶级比喻为英勇无畏地与狂风巨浪搏击的海燕,预示革命洪流即将到来。这是当时流传极广的“革命宣言书”。

    1902年高尔基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同年11月在彼得格勒第一次会见了列宁

    20世纪初,高尔基参加并领导了知识出版社,团结了许多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组织并团结新的文化队伍,创作多种杂志,培养青年作家。

    1934年,高尔基主持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有3卷集《特写与短篇小说》,是描绘流浪汉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如《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和《奥尔洛夫夫妇》;《鹰之歌》等则通过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寓意形象,激励人们向往光明和自由。这些作品出版后轰动了文坛。

    他的早期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福玛一高尔杰耶夫》,描绘19世纪末俄国资产阶级的分化和瓦解;《三人》写于1900年,展现了社会底层青年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他的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仇敌》,均以工人运动为背景,塑造了富有斗争精神的工人形象。另外,他后期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其影响也极为深远。

    他的作品早在20世纪初期就介绍到中国,在中国读者中有很大影响。

    高尔基不仅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而且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创者。他的作品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最早揭示无产阶级生活和历史命运的作品。他的创作在继承俄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主要道路,列宁也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lsjt.org)

1935年,高尔基在莫斯科火车站送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延伸阅读:历史今天6月18日

    1815年 滑铁卢战役

    1974年 苏联军事家朱可夫逝世

    618年 李渊建唐

    986年 北宋名将杨令公杨业殉国

    1940年 戴高乐呼吁法国人民抵抗德军

    1997年 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1928年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1936年 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

    1935年 瞿秋白从容就义

    1928年 女性首次成功飞越大西洋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http://www.lyhfsm.com/d/19360618.htm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呢?

日期查询

月份

  •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来说两句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lssdjt@qq.com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