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8年大事件 578年大事记 578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578年史志

      记录公元578年大事件列表

      南北朝-公元578年-戊戌-太建十年-南北朝


      周援军到彭城,吴明彻底大败,与将士三万人均被俘。六月,周武帝死(五四三至五七八)。太子赟即位,是为宣帝。

      吴明彻兵败彭城

      陈司空吴明彻围北周彭城,在城下环列舟舰,攻势甚急。周武帝遣上大将军王轨赴救。陈太建十年(五七八)二月,王轨引兵以铁锁贯车轮数百沈入泗水,以遏阻陈船归路。陈将萧摩诃请领兵袭击周军,吴明彻不许。十天之内,水路被王轨截断,北周大队人马赶来,萧摩诃复请突围,吴明彻命摩诃率骑兵为前军,自率舟师后继。二十七日,陈军决堰乘水势退兵,至清口(今江苏清江北)被周军所设车轮所阻,无法进入淮河。王轨引兵围攻,陈军溃散,吴明彻以下三万余人及大量辎重器械为周所俘获。萧摩诃率骑兵突出重围,与将军任忠、周罗睺全师得还。周武帝封吴明彻为怀德公,位大将军,明彻忧愤而卒。

      周武帝戴头巾

      北周建德七年(五七八)三月七日,周武帝开始戴头巾,以皂纱全幅后袱头发,将头巾裁为四脚。以后唐宋盛行的幞头即始于此。幞头即头巾。

      周武帝再诏放免奴婢

      北周建德七年(五七八)三月,武帝宇文邕再下诏,令放免奴婢。诏称;故豆卢宁征江南武陵(今湖南沅水下游)、南平(今湖北公安、松滋一带)等郡,所有民庶被虏为奴婢者,悉依去年十一月令同江陵民一并放免。

      陈布置对周防御

      太建十年(五七八)三月九日,陈宣帝命中军大将军淳于量为大都督,总领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孙玚都督荆、郢诸军;平北将军樊毅都督清口上至荆山缘淮诸军事;宁远将军任忠都督寿阳、新蔡、霍州诸军事,以防备北周的进攻。四月二十一日,樊毅遣军渡淮北,于清口(今江苏清江北)筑城。二十五日,陈弃清口城失守。

      周改元宣政

      周建德七年(五七八)三月二十五日,改元,以建德七年为宣政元年。

      周讨伐突厥

      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四月二十三日,突厥入寇幽州(今北京),杀掠士民。五月二十三日,周武帝率诸军分兵五路讨伐突厥。至云阳宫(今陕西淳化西北)武帝生病而诏停诸军讨伐。

      周武帝卒

      宣政元年(五七八)五月,周武帝宇文邕伐突厥途中病倒,令宗师宇文孝伯赴行在所,属以后事,又令其驰入京师镇守,以备非常。六月一日,武帝还长安,当夜疾病发作崩殂。时年三十六岁。宇文邕,字称罗突,宇文泰第四子。西魏大统九年(五四三)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幼时聪敏,为宇文泰所爱,十二岁时封辅城郡公,北周闵帝、明帝之时出将入帅,屡任外州刺史。武成元年(五五九)入为大司空,进封鲁国公。明帝宇文毓深为信用,多与之共商国计。时晋公宇文护专政,武成二年(五六0)杀明帝而立宇文邕为武帝。宇文邕精明强干,不满宇文护的专政,于天和七年(五七二)趁宇文护进宫朝见太后时。将其杀掉,三十岁的周武帝这才政由己出。周武帝不但把国家权力夺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为了集权中央,还进一步扩大了府兵的兵源,又毁废佛、道二教,将僧众纳入均田农民行列,壮者从军入伍。周武帝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使北周国富兵强。建德六年(五七七)武帝亲率大军东灭北齐,统一了北方,为日后的全国南北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武帝还五次下诏释放奴婢,促进了封建关系的发展。周武帝的政治活动对推进历史进程,起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出身的皇帝,武帝死后北周朝臣给他定庙号称高祖,葬于孝陵。

      周宣帝即位

      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六月二日(即陈太建十年闰五月二日),皇太子宇文即皇帝位,是为宣帝。尊皇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宣帝初即位,马上就呈奢欲。武帝尸骨未寒,还未出殡,宣帝不仅了无戚容,反而大骂父皇死得太晚。遍阅父皇后宫妃嫔,逼其奸宿,肆为淫欲。又超拜被武帝贬谪的东宫故吏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委以朝政。

      周宣帝杀齐王宪

      宇文 既立为皇帝,忌叔父齐王宇文宪位尊望重,请宇文孝伯设法除齐王。孝伯不从。宣帝又与将军于智及郑译密谋,使于智诬告齐王宪谋反。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六月二十八日,宣帝于宇文宪上朝时以预先埋伏好的武士将其逮捕,并让于智出廷当面对质,锻炼成狱,以谋反罪将齐王宇文宪缢死。宇文宪,字毗贺突,宇文泰第五子,少时即聪敏有度量,与其兄宇文邕共综掌机要,封涪城县公。闵帝时拜骠骑大将军。明帝时授大将军,进封齐国公,任益州总管。在蜀地留心政术,善于抚绥,蜀人立碑颂其功德。武帝即位,征还京师,参加东伐北齐的邙山战役,周师败绩但宇文宪所部全师退回。天和三年(五六八)任大司马,多次率军与北齐拒战。天和七年(五七二)武帝诛晋公宇文护,授宇文宪为大冢宰,收夺其兵权。建德三年(五七四)进爵为王,刊定兵书《要略》五篇,武帝阅后称善。后在武帝指挥下平定卫王宇文直的叛乱。建德四年和五年(五七六)两次举兵东伐北齐,宇文宪皆任先锋,参加晋州(今山西临汾)、晋阳(今山西太原)争夺战,斩北齐骁将贺兰豹子。又随武帝攻克北齐首都邺城(今河北磁县南),自是威名日重,而潜思屏退。武帝欲北征突厥,宇文宪辞以有疾而不从。不久武帝病死,宣帝即位后对叔父辈的深为忌惮,竟下毒手缢杀宇文宪,时宪年仅三十五岁。

      周宣帝杀齐王僚属

      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六月,周宣帝缢杀齐王宇文宪后,又召齐王僚属,使证明齐王有罪。当宇文宪的尸首露车载出,故吏皆散,唯参军李纲抚棺号哭,终未作诬陷之词。宣帝又杀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皆为平素与齐王亲善者。宣帝杀宇文宪既找不到罪名,就说齐王与王兴等谋反,故时人称王兴等为“伴死”。升于智为柱国,封齐王,以赏其构谄之功。

      周宣帝立杨氏为皇后

      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闰六月十日,宣帝立妃杨氏为皇后。杨氏是隋公杨坚之女。十六日,宣帝又以叔父赵王宇文招为太师、陈王宇文纯为太傅。七月,任毫州总管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将兵权交皇后之父。又尊生母李氏为帝太后,嫡母阿史那氏则仍称皇太后。

      高绍义举兵

      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闰六月,北齐范阳王高绍义闻周武帝死,以为得天助。时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范阳(今河北涿县),迎高绍义。绍义引突厥兵赴援。周遣东平公宇文神举将兵讨昌期,高绍义则乘虚袭蓟(今北京),杀北周援军宇文恩部下二千余人。但宇文神举攻克范阳,擒卢昌期,高绍义退还突厥。高宝宁帅杂夷与汉人混合军队数万骑救范阳,半路闻卢昌期败死,也退还,据有和龙(今辽宁朝阳附近)。

      周宣帝封拜将相

      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七月,宣帝任小宗伯斛斯征为太宗伯,杨坚为大司马。八月,以大司徒杞公宇文亮为安州总管,上柱国长孙览为大司徒,杨公王谊为大司空,昌公宇文椿为大司寇。九月,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宇文叔陵为王官伯,设坛与百官会盟。又封皇弟宇文元为荆王。宣帝下诏,凡盟拜者,皆用三拜之夷礼。十九日,宣帝至娄湖方明坛誓众,二十日,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令上下相警戒。十二月,以毕王宇文贤为大司空。

      突厥犯周边境

      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十一月,突厥入寇北周边境,围攻酒泉(属甘肃),杀掠吏民。

      周师进犯陈境

      北周宣政元年(五七八)十二月,周以河阳总管滕王宇文? 为行军元帅,率师进犯陈朝。

      陈将鲁广达讨平庐江蛮田伯兴

      陈太建十年(五七八)十二月十三日,合州庐江(今安徽庐江)蛮酋田伯兴起兵进寇枞阳(今属安徽),刺史鲁广达率军讨伐,将田伯兴平定。

      北周武帝宇文邕宣政元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