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大事件 207年大事记 207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207年史志

      记录公元207年大事件列表

      东汉-公元207年-丁亥-建安十二年-东汉


      曹操大破三郡乌桓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出兵北征三郡乌桓。乌桓是塞外的一支游牧民族,分为上谷、巡西、辽东、右北平四部,后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联合,是为三郡乌桓,其中又以辽四部为最。汉末,辽西部蹋顿成为三郡乌桓的军事首领,曾出兵帮助袁绍攻打公孙瓒。袁绍对其也极力拉拢,拜为单于,并与其和亲。袁尚、袁熙兵败后,胁迫冀、幽二州军民十余万户投奔蹋顿。其后,蹋顿也屡次入塞为害。曹操为巩固北方的统治和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决定远征乌桓。五月,在军到达元终(今河北蓟县)。时值雨季,元终一带地势低洼,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乌桓扼守要地,曹军受阻,无法前进。这时终人田畴建议曹操避开大路,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小路进军。于是曹操佯装退军,并立木牌于路旁,上写“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的官样麻痹乌桓,而使田畴为向导,率大军从小路偷袭乌桓。曹军从事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是从河北平原至东北的要道),塞外道绝不能通行,曹军开山填谷五百余里,直捣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曹军进至距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方才发现。蹋顿与袁尚、袁熙等率数万骑迎击。八月,二军在白、狼山(今白鹿山,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境)相持。时曹军辎重在后,战士披甲披 者少,乌桓军势甚盛,曹操将士恐惧不安。曹操登高了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命令大将张辽为先锋,乘敌军阵形变动之机,发动猛攻。乌桓遭到突然冲击,阵势大乱,蹋顿临阵被杀,乌桓兵死者遍野。曹操挥军追击,收降胡、汉人口二十余万,大获全胜。袁尚等人投奔平州(今辽宁辽阳北)公孙康。九月,曹操率军从柳城还师,一路历尽艰辛。时天旱无水,曹军凿地三十余丈才得有水,又乏粮,杀马数千匹为军粮。第二年正月,曹操才回至邺城。

      刘备三请诸葛亮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听从名士徐庶推荐,亲至襄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访问隐居在那里的琅邪(今山东临沂北)名士诸葛亮,往返三次才得相见。刘备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大势和个人志向,并求计于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今湖北襄樊)、益州(今四川成都)二地以为基业,据险而守,然后成就霸业。刘备闻听大喜,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此后诸葛亮出任刘备的主要谋士,成为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张绣死

      建安十二年(207),七月,张绣在随曹操远征乌桓的路上病死。张绣(?—207),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西南)人,董卓大将张济之侄。少时即为乡中豪杰,后随叔父张济征战,以功封宣威侯,为建忠将军。张济死,张绣领其众投奔刘表,屯于宛(今河南南阳)。随即投降曹操,后因曹操以其婶母为妾,张绣复反,大败曹操。建安五年,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再降曹操,曹操以为扬武将军。官渡之战,张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至建安十二年病死。

      公孙康杀袁尚、袁熙

      建安十二年(207)八月,袁尚、袁熙见乌桓被曹操攻破,逃到平州(今辽宁阳北)投奔公孙康。不久,公孙康怕曹操借此讨伐,又忌袁氏兄弟夺其地盘,遂杀袁尚、袁熙兄弟,将首级奉献曹操。袁氏势力至此彻底覆灭。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